從商標法修訂看中國外商投資發展
來源:綿陽圣興卓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2年05月07日 查看次數:1827
1982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正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開辟了中國知識產權立法的先河。隨后專利法、著作權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制定實施,為中國知識產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30年來,商標法作為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一路走來,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吸引外商來華投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改革開放之初,跨國公司等外商企業來華投資的顧慮很多,商標能否得到有效保護也是其中之一。商標作為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凝結了這些企業長期經營的大量心血。國際知名品牌咨詢公司Interbrand最新發布的2011年度100強“全球品牌價值排行榜”上,英特爾商標位列第七,品牌價值達到352.17億美元。由于商標固有的地域性特點,一旦缺少完整的商標法保護制度,商標就成了無本之木。而在商標法通過之前,中國主要是通過一些政策規章來管理商標,由于這些政策規章本身不是法律,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讓此時的外商投資企業感到無所適從。1982年商標法的通過,則為其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知識產權法制化的大門。 轉眼間,歷史的車輪駛到了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正式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利用外資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此時1982年商標法已經明顯無法滿足外商投資的需要。外商投資早已不局限于商品銷售,提供服務也成為一項重要內容。1993年,中國對商標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改,將商標法的調整范圍由商品商標擴展到服務商標,使服務商標像商品商標一樣,可以通過注冊受到法律保護。一大批外資交通運輸、倉儲、房地產等服務業企業在1993年商標法的號角下逐步進入中國。 如果說商標法的制定與第一次修改對吸引外資的影響還僅是順水推舟的話,那么商標法的第二次修改則對吸引外商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產權制度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中國改善外來投資環境的重要內容。2002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商標法也進行了第二次的修改,這次修改標志著中國商標法律制度正式與國際接軌,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讓廣大外商投資企業看到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與信心。對馳名商標保護的加強,可以說是這次修改的一大亮點,對擁有大量知名商標的跨國公司而言,更是意義非凡。對馳名商標予以特殊保護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對各成員的明確要求。1993年商標法對未在中國注冊和已在中國注冊的兩種馳名商標的保護范圍和方式做出了規定,并進一步明確了認定馳名商標時應當考慮的主要因素等。從此,跨國公司多了一個保衛自己商標合法權益,防止不法企業“傍名牌”的利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進入中國的時間相對較晚,其商標早己被中國國內企業搶注的尷尬局面。 斗轉星移,今年已是中國商標法頒布30周年,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的商標立法已經日趨成熟,此前新的《商標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中允許聲音作為商標進行注冊的規定,更使我們備受鼓舞,因為大家所熟識的英特爾音樂早已在美國獲得聲音商標的注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外商投資將從傳統勞動密集型越來越多地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中國商標的申請量、注冊量仍將大幅度增長。在這樣的歷史機遇與條件下,商標法的實施和適時修訂,如何反映技術的進步,如何更好地與國際商標規則同步發展;如何有效簡化商標異議程序,更有效保護馳名商標,進一步明確商標權利人在行政執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提高商標權利人在民事訴訟中的賠償額,將直接影響新時期中國的商標權保護,也必然構成中國進一步提升投資軟環境的核心要素。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相關文章
|